AI只是大企业专属?钉钉say NO
发布时间:2024-01-11 12:23 作者:桑明强


作者|桑明强


1879年,在连续实验了近1600种材料后,一款名为碳化棉丝灯的成功和它的发明者爱迪生注定被载入人类史册。紧接着,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思考的下一个问题是:怎么才能让更多人用上它?


毕竟在那个年代,除了电本身就是一种奢侈品外,仅仅灯丝材料的昂贵程度就把很多人拒之门外。所以在白炽灯诞生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项足以改变人类历史轨迹的新发明,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仅供一些贵族使用。直到1906年,通用电器发明了一种廉价制造钨丝的方法,白炽灯才真正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类似的故事在历史上不断上演。


打通了第一个移动电话的人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珀,但手机真正商用已经是10年后的事了;计算机网络雏形最早萌芽于1969年,但直到蒂姆·伯纳斯·李在90年代定义万维网,互联网技术才真正开始走向世界;诞生于2003年特斯拉由两位天才工程师创立,但真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新能源汽车革命却发生在埃隆·马斯克时期。


几乎每一项革命性的技术诞生后,接踵而至的难题就变成了“如何让这项技术走向普惠”。


今天的AI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过去长达60年的发展中,AI经历了数次沉浮与枯荣。从早期“机器学习在80%的时间里解决80%的问题,但不知道哪个80%的时间解决了哪些80%的问题”的挑战,到去年chatGPT的横空出世,人们开始意识到,现在的AI已经不再是过去呆头呆脑的人工智能,怎样更好、更快地实现AI落地,成了近些年广泛讨论的热词。


业界最早的AI普惠理念要追溯到2013年AutoWEKA的发布。紧接着,谷歌发布了一款让整个代码界风声鹤唳的AutoML Vision,它是用于自动生产图像识别领域的模型,同时也是AutoML体系的第一款产品。


这款产品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大幅降低了AI的门槛,可以做到用AI设计AI。


简单来说就是以前做一个能够进行图像识别的AI系统,往往要先在开发框架上自己搭建训练过程,在完成各种训练部署后导入数据集,整个过程都需要采用编程的方式来完成。但在AutoML Vision上,一行代码都不用写,只需要按照说明,把希望训练用的图片拖进系统里,然后耐心等待,一个训练好的机器学习模型就完成了。


类似的能力和场景革命放在今天的中国已经屡见不鲜。


前几年爆火的RPA和低代码热潮就是最好的例子。但和海外相比,中国的AI普惠情况要更复杂一些,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方面,国内对AI的接受程度还比较低;另一方面,囿于路径依赖,很多AI厂商依然延续过去做数字化转型的思路,天真地认为AI成功就必须落地在大企业、大场景中,殊不知春江水暖鸭先知,能把广大中小企业AI诉求满足,也能成为一笔好生意。


所以当火爆全球的大模型浪潮传导到国内后,比起大模型本身参数有多大、数量有多少,人们真正关心的,是它究竟能不能走出单纯内容生成工具的范畴,变成一种通用计算平台,为各种场合提供新的计算方式的同时,使用门槛也能大大减小,讲得更实际些,就是AI能不能走向真正普惠,让中小企业也能用得上、用得好。



发轫于福建晋江村镇中的有零有食就是其中典型。拿客户拜访来说,在没有接触AI之前,有零有食已经在宜搭上打造了一套CRM系统,但依然是传统的手动填报模式:创建拜访计划——拜访后报备——定期复盘跟进。现在有了钉钉宜搭AI助理,即便对方是一名刚上岗的销售新人,也能在短时间内通过对话形式完成客户信息的快速填报。


当然这还不是最厉害的。


基于AI助理的“智能问数”能力,现在有零有食的管理者们甚至可以通过语音交互向AI助手询问,比如“帮我看下目前销售团队拜访了多少客户?”、“帮我看下截至目前团队内S级客户还有多少个没有拜访过?”然后AI助手就会第一时间以指标卡、列表形式,反馈低代码系统里的相关业务数据,管理者可以随时了解销售的客户跟进情况。


除此之外,有零有食还基于钉钉AI PaaS打造了设备管理AI助理。这个AI助理被公司内部亲切称呼为“老师傅”,主要解决过去设备巡检员依靠手动填写信息繁琐、易出错的问题。据他们内部人士透露,“有了设备管理AI助理后,不仅设备维修填报的工作效率和信息准确性显著提升,管理者也能随时调取设备工单信息,统计分析近期数据及变化趋势,定期获悉工厂设备的整体运行维护情况。”



事实上,类似钉钉AI助理在有零有食这样中小企业的落地,已经成为中国AI普惠路上不容小觑的一环。


如果说ChatGPT、Character.AI等超级应用唤醒了大众对于智能的渴望,那么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端侧小模型或者说AI规模落地的最大难点,就在于有没有合适的底座和入口。之前爆火AI Pin就是最好的例子,毕竟和它提出的“随时调用最强模型”概念相比,现在的AI和智能硬件的融合还不够流畅。


但换个角度来看,钉钉AI助理也给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题思路:AI普惠并不一定要延续过去的软硬件结合逻辑,“钉钉+AI助理”本身也能成为一种解决方案,毕竟作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办公平台,现在钉钉上的企业组织已经超过2500万家,更有超过70万家企业启用了钉钉的AI能力。


按照这个逻辑,钉钉所扮演的角色将不再是过去的钉钉,而是一个“超级入口”。



作为拥有7亿用户、2500万企业组织的协同办公平台,钉钉向上承载了大量企业的AI诉求,向下连接了大量的ISV和生态伙伴,就像一个完美闭环,海量需求每天在钉钉上发生的同时,也能在钉钉上迅速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钉钉样本最特殊、同时也值得探讨的地方。


今天的钉钉正走在探索AI普惠的无人区,拿有零有食和钉钉AI助理的结合来说,它最值得深思的点不在于AI技术本身,而是如何让更多普通人也能体验到AI带来的好处。尤其对于晋江市这样的三四线城市来说,且不论IT工程师工资支出多少,单单使用门槛就让很多数字化项目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而现在借助钉钉+宜搭低代码开发工具,以往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开发的应用,现在几个小时就能搞定。


关于这点,有零有食仓储物流部负责人黄晓峰还特地算过一笔经济账,“单从 TMS 软件的采购成本和运输成本的节约,有零有食一年就可以节省上百万的系统开发费用。”更进一步来讲,这套逻辑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以前招一个8000块才能干的事,现在有了AI助理后,一位薪资5000的新人经过短暂培训后,也能把工作做好。


最后回到我们一开始探讨的问题上,如果说过去泛IT的崛起伴随着程序员群体的崛起,体现在过去二十年程序员规模的急剧攀升和收入不断增加,那么未来AI作为一种新型基础设施,它在走向普惠的路上,将很大程度上折叠这个中间环节,以此为基础,过去常见的软件系统和AI应用,未来极有可能以插件形式被某个超级入口随时唤醒、调用。


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正处于一场由AI掀起的产业变革开端。